10月17日,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启动大会暨课题发布会议在天津举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国际室主任刘育锋、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市教委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力、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首批参研院校相关领导参加大会。启动大会宣布了中心首批研究成员单位名单及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白海力为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

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的《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 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依托万象城在线发起成立了“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为天津市职业教育“两院四中心”组成部分,由天津市教育两委领导,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担任中心指导单位,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是具体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将促进中非人文交流、科学研究和职业教育合作,为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助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提质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14日。此次启动大会同步举行课题发布。下一步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首批研究成员单位将分别开展南非、肯尼亚、乌干达、塞内加尔、赞比亚、埃及六个典型非洲国家与中国职业教育的合作研究。6所首批参研院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就与相关国家合作项目及研究情况作了分享汇报,并与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沟通,确定了下一步具体研究计划和任务。按照中心2021-2023年研究工作计划,研究成果将形成“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蓝皮书”。
“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们主动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外交事业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的具体体现。”白海力表示,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要立足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走进”非洲、支持非洲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打造“技能非洲”等研究方向,切实贴近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实际,实现非洲研究中心建设目标,做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天津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标杆城市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理论研究支撑体系。他希望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能够发挥功效、展现作为,为服务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己之力。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国际室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育锋为大会致辞并对研究工作提出了“五个度”的具体要求,即研究首先要有高度,要把研究放在“一带一路”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个方向之下;第二要有广度,即研究要立足中国,要用比较的眼光研究国际社会的对非政策;第三是维度,即研究中非之间合作问题要注意相关性、有效性、效率、影响力和可持续性这几个方面;四是深度,即研究要充分吸收国际化的有关理论;五是力度,即要把研究作为事业来做,克服困难,获取资料。刘育锋强调,中非职教合作的研究要遵循问题导向,同时也要注重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以达到预期效果。
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明昆教授从莫桑比克发来视频祝贺中心启动。他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心的研究工作,希望中心能够产出高质量成果。陈教授指出,职教先行是国际上开展教育援助、教育合作的一贯作法和优先选项。推动新时期中非职业教育全面合作,助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及减贫,大幅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021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邦交65周年,今年下半年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将在赛内加尔召开。恰逢此时,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非洲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实际需求,从推进中非合作与人文交流的视角,深入研究中国职业教育服务非洲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做法;探索建立中非职业教育论坛对接机制,科研引领创新发展,打造中非国际产教融合的桥头堡。